国产欧美视频高清va在线观看/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美女内无内裤只穿丝袜摸下面/激性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新聞資訊

xinwenzixun

5G開啟新一輪的移動網絡遷移,全球基帶廠商迎來新征程
時間:2021-01-18 14:12:13 點擊:

總結摘要

每次移動蜂窩技術變革都能為價值鏈上的廠商帶來機遇,5G的到來也是如此。在此背景下,主要市場的運營商持續推進2G/3G向4G遷移,以分配更多頻譜來支持數據服務。而5G的到來將解鎖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大規模機器類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等眾多新功能和服務。

5G將推動網絡升級,并打造新的技術秩序:共存了近20年的2G和3G網絡將被逐步淘汰,4G和5G將成為未來十年的技術主流。

此次技術變革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運營商、設備制造商、組件制造商和軟件廠商等生態參與者對于實現順利過渡至關重要,尤其是基帶廠商具有獨特優勢,可快速將業務從手機擴展到更廣泛的蜂窩連接設備。到2024年,全球基帶市場的銷售額預計將突破387億美元。

功能手機市場在未來幾年仍然不可忽視
技術過渡平均需要10年的時間,而未來十年的主角將是5G。未來五年5G連接數的增長預計將比LTE推出時快得多,然而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4G和5G技術將繼續共存。

5G將是未來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中國三大運營商已在2019年推出了5G商用服務,預計中國的5G連接將實現強勁增長。在開始階段,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和歐洲國家將是拉動5G出貨量的主要力量。

但在接下來的五年過渡期內,4G仍將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的4G智能手機現在已經進入50美元以下的細分市場。加上很多市場的4G滲透率仍低于50%,因此4G仍有很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各國將逐步停用2G和3G,并專注于4G網絡。未來五年,4G仍是主要的手機接入技術。從地區來看,4G將在印度、中東/非洲、拉丁美洲和亞太其他地區占據主導地位。


盡管智能手機已經在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普及,但受益于來自印度和非洲等市場的持續需求,功能手機仍將在未來五年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全球約有20億活躍功能手機用戶,年銷量超過3.5億臺。大多數功能手機采用直板式或翻蓋式設計,配備小于4英寸的彩色或單色顯示屏、T9鍵盤,支持具有語音、SMS和GPRS/EDGE功能的基本2G連接。

這類產品在很多新興市場仍有潛力可挖,這些市場中處在經濟金字塔底層的用戶仍需要經濟實惠的手機。盡管智能手機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普及,但仍有消費者因為各種原因首選功能手機,人口特征、經濟水平、產品的堅固耐用性、長續航以及讀寫能力是其中的幾個關鍵因素。功能手機的需求因地區而異,往往取決于市場的成熟程度。

印度和中東非洲仍是功能手機市場的主要推動力,未來五年合計出貨量將超過7.4億臺,約占全球功能手機出貨量的75%。

雖然社會金字塔底層用戶仍將是購買功能手機的主體,但越來越多功能手機開始支持先進的4G網絡,并在性能、規格、屏幕尺寸方面有所提升。這些增強型功能手機可滿足多樣化的用戶需求,有些用戶即使買得起智能手機,也會選擇購買和使用功能手機。

實際上,各個地區的4G功能手機出貨量正在增長,Reliance在印度推出的Jio Phon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未來4G功能手機還會為生態參與者帶來可觀的銷量和收入。到2024年,印度將會是全球最大的功能手機市場,其次是孟加拉國和尼日利亞。諾基亞功能手機復興,itel和Tecno等品牌在非洲穩定增長,以及Jio Phone等功能更強大的功能手機在印度熱銷,為功能手機市場提供了持續的動力。True Superhero 4G等基于定制操作系統的多功能4G功能手機正在興起,并激勵上游元器件廠商推出解決方案,以從該市場獲利。例如紫光展銳針對4G功能手機推出了虎賁T117解決方案,并由此在主要的功能手機市場占據領先地位。

如前所述,可用性和宏觀經濟因素是大量人口使用功能手機的原因。年齡、供電、收入水平和識字率是其中的幾個決定性因素。Counterpoint Research根據13項指標對主要市場進行了評估和打分,來評估功能手機的市場潛力。下表列出的20個國家約占未來三年功能手機市場90%的份額,其中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國家,識字率和收入水平較低,同時其他社會經濟障礙仍然很高。


對功能手機的持續需求也為4G功能手機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土壤,伴隨著網絡的升級,4G能夠為上述地區的功能手機用戶提供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即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同時,實現了更高速的網絡體驗。特別是對于那些擔憂智能手機應用所產生的高額流量資費,不愿意花高價購買智能手機的人群,4G功能手機將成為他們的理想選擇。

非洲市場,特別是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坦桑尼亞是基本和增強型4G功能手機的最大潛力市場。而就整體市場規模而言,印度、孟加拉國、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南非仍然是主要市場。

運行在定制操作系統之上的4G功能手機的出現,帶動了芯片元器件廠商提供配套的解決方案。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紫光展銳為4G功能手機設計的虎賁T117,這個方案幫助紫光展銳在很多關鍵市場獲得領先地位。

5G開啟新一輪的移動網絡遷移,全球基帶廠商迎來新征程


4G功能手機的市場潛力 – 到2024年4G功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億部
4G功能手機是介于功能手機和智能手機之間的完美中間地帶,拉近了底層用戶與數字世界的距離。4G功能手機可以幫助用戶體驗社交媒體、游戲、網上購物、流媒體內容等服務,這些服務都針對較小的屏幕進行了優化。此外,4G功能手機還保留了傳統功能手機電池壽命長和經濟實惠等優點。

5G開啟新一輪的移動網絡遷移,全球基帶廠商迎來新征程 

從長期來看,4G功能手機可以幫助2G用戶升級到智能手機,通過引入類似智能手機的功能,用戶的使用習慣就可能會永久改變,從而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買智能手機。

這也為價值鏈上的廠商提供了新的業務模式和收入機會。網絡升級和應用生態為電信公司開辟了新的收入渠道,將服務范圍擴大到語音和SMS之外的業務,從而提高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

盡管基本功能手機出貨量正在萎縮,但4G細分市場仍在增長。目前,對4G功能手機的需求主要來自印度、美國、東南亞以及非洲,其中印度是最大4G功能手機市場。

在拉丁美洲、尤其是非洲,大批的3G/4G功能手機陸續被投放市場,如運行定制操作系統的Positivo P70S、Multilaser Zapp和Logic B5S。非洲將成為僅次于印度的、最重要的3G/4G功能手機市場。在4G功能手機潛力最大的前20個國家中,有9個國家位于非洲。而在這些非洲國家中,有近15個品牌推出了3G/4G功能手機(包括基于RTOS的手機)產品,中短期內,還將會有更多的品牌加入。

在非洲,與各地區運營商的合作能夠幫助品牌廠商擴大在當地的3G/4G功能手機業務。到目前為止,已有 22個非洲國家的運營商與手機廠商達成了正式合作。

元器件也是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一環,其中主芯片解決方案供應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提供價格適中、性能卓越的全新解決方案。在2019年印度移動大會期間,紫光展銳發布了高度集成的虎賁T117主芯片平臺,以應對大眾市場對4G功能手機的需求增長。虎賁T117集成了LTE/WCDMA/GSM調制解調器、BT/FM,以及多媒體功能,通過內置LPDDR以最大程度上減小布板面積。該芯片還支持高清語音、VoLTE 和LTE雙卡雙待,大大改善了手機的通話體驗。紫光展銳的虎賁T117系列實現了成本、性能和功耗之間的平衡,是理想的4G智能功能手機平臺,專門面向預算有限的基本互聯網用戶。

要在非洲市場大規模普及,4G功能手機的售價就需要低于20美元。盡管Counterpoint認為2021年之前4G功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將維持上漲,但巴基斯坦等國家的4G功能手機定價更加激進,如QMobile 4G Plus的售價僅為11美元。4G功能手機作為經濟實惠的高速互聯網接入和數據服務解決方案,在基本功能手機和智能手機的中間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JioPhone等手機在印度大獲成功再次引發了市場關注,各廠商紛紛挖掘從基本功能手機升級到增強型4G功能手機的潛在市場機會。市場能否實現增長將取決于三個最重要因素的平衡:價格適中的終端、流量資費、以及本地化內容。制造商、運營商、操作系統廠商(RTOS、AOSP)、芯片廠商以及其他生態玩家之間合作將是實現這一平衡的關鍵。

3G和4G智能型功能手機的流行將會拉高功能手機的基帶價格,給上游芯片廠商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

4G功能手機可以為運營商帶來70億美元的業務收入
從增加收入到節省成本,發展4G功能手機業務能夠為運營商帶來顯著的商業價值。運營商可以關注以下四個關鍵領域,這些領域將在3年內為運營商帶來累計70億美元的業務收入。


o 數據使用和ARPU:運營商可向以前僅使用語音服務的用戶提供數據相關服務。印度Reliance Jio僅運行4G網絡,擁有超過5000萬4G功能手機用戶。盡管語音是免費的,但通過激發用戶的數據消費,接近每用戶每月7GB, Reliance Jio成功地開辟了新的收入渠道。

o 擴展數字生態系統:引導傳統語音用戶進入移動數字生態,將他們發展為數據用戶。運營商可以捆綁或交叉銷售一系列服務,包括音樂/視頻流、移動商務/支付、數字生活工具、廣告、保險等。

o 加快部署先進的蜂窩網絡:4G功能手機還可以幫助運營商完成用戶遷移,有機會加快部署更高效的蜂窩技術,與2G/3G網絡相比,4G/5G網絡享有更高的頻率效率,即每比特成本要低得多。

o 釋放寶貴的頻譜資源:2G用戶遷移到更高效的4G網絡可為運營商釋放寶貴的2G頻譜,并將之用于4G和即將到來的5G網絡部署,或低功耗無線接入(LPWA)IoT網絡,從而將業務范圍擴大到語音服務之外的領域。

亞洲、歐洲和北美市場正在加速2G和3G網絡退出
全球網絡正處在新一輪升級中, 5G的到來意味著2G和3G技術將被逐步淘汰。在此背景下,主要市場的運營商正在尋求將2G和3G用戶遷移到4G網絡,并對2G/3G頻譜進行重耕,充分利用現有的低頻段資源,支持新的網絡發展和數據服務。

4G相對前幾代技術的優勢已經得到了充分證明。4G在頻譜方面比2G和3G更高效,運營商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同時用戶也可以使用包括VoLTE高清語音在內的增強服務。LTE網絡的下載速度更快,網絡容量顯著提升,能夠快速、安全地傳輸數據流,并承載豐富的內容和服務。此外,LTE網絡更加扁平化,網絡時延相比3G和2G網絡降低近10倍,對于時間敏感的IoT應用,如工業警報和控制、交通系統以及對敏感機械的控制等,這一改進至關重要。

北美(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瑞士、荷蘭、挪威、英國)等西方市場,以及亞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亞、新加坡、臺灣、日本)的運營商將在未來12~30個月關閉2G網絡,部分運營商甚至將關閉3G網絡。這些運營商將把數百萬2G/3G用戶遷移到4G網絡上,以釋放寶貴的頻譜和重要網絡資源。

關閉2G或3G網絡的決定取決于多個因素,并且因地區、運營商和用戶數量而異。例如,遷移語音用戶意味著向VoLTE技術過渡,而在某些國家,VoLTE技術的普及率僅為30~35%。

此外,還需要從IoT和M2M連接的角度看待網絡升級,因為這些應用一直在2G網絡運行。加上各國政府的指導方針和審批機制不同,不同的市場監管方案可能會延遲或加快網絡升級。

總之,從2G/3G向4G過渡是大勢所趨,但不同地區和國家的過渡速度會有所不同。下面簡要介紹了各地區運營商的網絡升級情況及計劃。


北美
所有主要運營商已經關閉2G/3G網絡或宣布了遷移計劃。AT&T早在2016年12月就關閉了2G業務,并宣布將在2021年12月之后關閉3G網絡。T-mobile將在2020年12月之后關閉2G業務,但尚未宣布任何3G遷移的計劃。Verizon將在2020年12月之后關閉CDMA業務,而Sprint將在2023年1月關閉該業務。

加拿大領先的運營商Telus、Bell和Rogers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關閉了2G網絡,并將在2025年12月之后關閉3G網絡。

歐洲
歐洲運營商對網絡遷移的態度參差不齊。實際上,歐洲是唯一先關閉3G網絡而不是2G網絡的地區,其中一個原因是M2M和IoT服務是以2G網絡為基礎進行大規模部署的。Vodafone在2025年之前不會關閉2G網絡,而2021年將關閉在歐洲的3G服務。Telenor、德國電信、T-mobile Netherlands等運營商也紛紛宣布將在2020年12月之后關閉3G。Swisscom將在2022年12月之后關閉3G網絡。只有幾家運營商宣布了關閉2G網絡的計劃,其中就包括Swisscom,該公司將在2020年之后關閉2G網絡,而Sunrise在2018年就開始陸續關閉2G網絡。

中國
中國約有2億用戶使用2G/3G服務,所以未來兩年可能還會運行2G/3G網絡。中國移動會首先關閉3G網絡,而中國聯通將率先關閉2G業務。

亞太地區(中國除外)
除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運營商都將先關閉2G網絡。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國家已經關閉了2G網絡,而泰國、臺灣和越南則計劃在2020年后關閉2G網絡。只有幾家運營商宣布了關閉3G網絡的計劃,印度Bharti Airtel、馬來西亞Digi、巴基斯坦Telenor和泰國DTAC都計劃在2023年后關閉3G網絡。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關閉2G/3G網絡尚需時日。哥倫比亞是唯一宣布快速從2G/3G過渡到4G網絡計劃的國家,其他國家仍在等待監管部門制定計劃。大規模的2G M2M部署使運營商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關閉2G網絡。

中東和非洲
中東已經開始從2G/3G向4G過渡,非洲則可能仍會繼續使用2G。由于VoLTE的普及率很低,且2G用戶基數大,因此非洲還沒有運營商宣布任何4G遷移計劃。即使到2025年之后,該地區可能仍有大量2G/3G用戶,短期內不會從3G過渡到4G。

5G時代:到2023年5G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0億部
5G帶來的不僅僅是網絡速度的提升,從4G向5G的改變將比從3G到4G更為深刻。5G NR將解鎖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延遲通信(uRLLC)等新能力,從而激發物聯網、內容創作和傳播、關鍵任務服務(如無人駕駛汽車和實時游戲)等眾多領域的應用創新。

2019年是5G商用的元年,運營商紛紛推出了基于非獨立組網(5G NSA)5G商用服務。由于5G NSA模式下不需要建設5G NR核心網(5GC),而是依托現有4G基站實現5G控制面信令傳輸和移動性管理,在早期可以幫助運營商加速網絡建設,更快地達成5G商用。但要真正兌現5G的潛能,特別是超低延遲和海量連接,運營商則需要從5G NSA逐步過渡到5G獨立組網(5G SA)。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41個國家的73個運營商推出了一項或多項兼容3GPP的5G服務,其中包括66項移動服務和35項FWA(固定無線接入)服務(來源 GSA)。受限于網絡能力,5G最初的應用場景主要是基于eMBB的移動寬帶和5G FWA服務。

預計5G網絡在全球的部署速度將超越4G同期。受益于全球統一的技術標準(TDD/FDD融合組網),5G生態的健康發展,使得不同市場的運營商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推出5G服務,這是4G初期無法做到的。隨著更多的國家開啟5G商用,全球范圍內的5G建設還將進一步提速。

5G網絡在全球的快速部署也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復蘇提供了保障。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再次下滑,微降1%。進入2020年,5G網絡和設備正加速普及,尤其是在中國,白熱化的市場競爭推動5G智能手機價格持續下探,這有助于5G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Counterpoint Research估計,2024年5G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11.6億臺,五年期復合年增長率為137%,占整體手機出貨量的70%。

隨著高通、聯發科和紫光展銳紛紛推出面向中端市場的5G解決方案,5G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將快速下滑。全球范圍內,蘋果、三星和華為將占據5G智能手機市場的前三位。而中興、realme、小米、阿爾卡特,以及運營商的5G品牌將通過搭載來自聯發科、紫光展銳的高性價比5G解決方案參與市場競爭,同時推動5G進一步向中低價格段滲透。

高通擁有從SoC、基帶調制解調器到收發器、射頻前端(RFFE),再到天線的端到端產品組合,并同時支持6GHz以下和mmWave頻段。無論是平臺的功能特性,還是商用機型數量,高通均領先于競爭對手。憑借著對全球主要5G頻段的有力支持,包括面向深度、廣度覆蓋的低頻段,兼顧系統覆蓋和大容量中高頻,以及提升網絡容量和傳輸速率的毫米波頻段,高通得以占據半數以上的5G市場份額。此外,作為跟隨者的聯發科也在積極布局5G,不斷壯大其5G天璣系列產品線。

早在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紫光展銳發布了其首款2G/3G/4G/5G多模基帶芯片春藤V510。春藤V510全面兼容3GPP Rel.15,支持獨立(SA)和非獨立(NSA)組網以及SA模式下的5G VoNR,適用于5G發展的不同階段。紫光展銳已聯手海信發布了海信F50智能手機,成功商用了其第一代基于春藤V510的5G移動平臺。

去年11月,紫光展銳春藤V510贏得了2019年全球電子成就獎,標志著紫光展銳在成為全球領先5G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20年2月,紫光展銳又推出了新一代5G SoC平臺虎賁T7520。虎賁T7520采用更先進的6nm EUV工藝,與當前主流的7nm工藝相比,晶體管密度提高了18%,功耗降低了8%,虎賁T7520將帶來卓越的性能,且功耗更低。

虎賁T7520優化的多核設計包含四顆Cortex-A76和四顆Cortex-A55,基于Mali-G57的GPU系統、新一代NPU以及增強的多媒體處理單元,支持一億像素和多攝像頭處理,以及支持最高120Hz的刷新率和多屏顯示。

虎賁T7520在5G體驗方面將有明顯提升,支持5G NR TDD+FDD載波聚合、LTE和NR頻譜動態共享以及上下行解耦技術。同時,T7520采用了創新的5G超級上行技術,可將覆蓋范圍提高100%以上,而上行速度的提升多達60%,并將下行的峰值速率提高到3.25Gbps以上。這些特性使虎賁T7520作為主流5G智能手機平臺極具競爭力。

Counterpoint Research 預測到2024年5G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1.6億部,占整體出貨量的70%,五年期CAGR(復合年增長率)為137%。

智能手機之外的商機
5G帶來了4G所不具備的一系列能力,支持需要超低延遲和高可靠性的各種應用場景。主要應用包括:
·工程機械、工業機器人和醫療設備
隨著支持URLLC應用的5G SA網絡啟用,該細分市場將實現增長。
預計,2024年具有5G連接能力的工程機械、工業機器人和醫療設備將分別帶來約430億美元、40億美元和200億美元的收入。

·便攜式PC、智能手表、平板電腦、無人機和XR擴展現實
在2020年的國際消費電子技術展上,主要廠商紛紛展示了支持5G連網的筆記本電腦。這一細分市場預計將在2024年帶來約247億美元的收入。而5G智能手表和平板電腦預計將在2024年分別帶來20億美元和80億美元的收入。隨著5G SA部署的深入,無人機和XR預計將在2024年分別帶來110億美元和70億美元的收入。

·監控攝像頭、網關/CPE和熱點
監控攝像頭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而5G將推動UHD、AI和計算機視覺的普及。監控攝像頭預計將在2024年帶來140億美元的收入。而支持5G的網關/ CPE和熱點產品預計將在2024年分別帶來40億美元和230億美元的收入。

相比4G LTE的發展初期,5G擁有統一的標準和更加完善的生態支持,全球范圍內5G的普及將會快于4G。5G還將解鎖豐富的產業應用場景。

5G時代面臨的挑戰
非洲、東南亞、大洋洲、拉丁美洲和東歐等地區的4G滲透率仍然很低,主要運營商仍在投資4G網絡,并持續推出LTE Advanced、VoLTE和LTE-U等新服務。在這種情況下,上述地區的5G商用遙遙無期。

此外,市場中仍存在大量的2G和3G用戶,運營商啟動5G網絡的同時需要將這些用戶遷移到4G。因此,短期內4G網絡仍很重要,但從長期來看,對5G網絡投資將推動5G發展和技術迭代。


全球范圍內,2G和3G連接仍然占用了大量珍貴頻譜資源,這些頻譜最終將分配給4G或5G網絡使用,因為5G在低、中、高頻段需要大量頻譜(每個運營商100MHz),而初期部署的主要是5G NSA網絡,支持5G NR和LTE頻譜共享變得非常重要。

5G部署過程中,需要大規模地投資核心網和無線接入網絡(RAN),龐大的建設費用將會減慢5G的發展速度,尤其是在4G滲透率較低的地區。根據愛立信和GSA的最新預測,LTE網絡的移動連接數將保持穩定增長,并在2022年達到高峰,全球約為54億。

在上述地區,4G解決方案仍有市場,其中就包括對功能手機的需求。紫光展銳和聯發科可以憑借入門級和中端4G SoC解決方案滿足這些市場的需要,搶占市場先機。

SoC廠商在技術部署中扮演的角色
在向5G過渡期間,SoC平臺在整個智能手機物料清單(BoM)中的成本占比短期內還會繼續增加,預計202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25%。另外,新工藝技術的采用、人工智能算力的提升將進一步推高SoC的成本。然而,隨著5G向中端市場的快速普及,SoC的價格將在未來幾年逐步下滑,但仍將在手機總成本中占據最大比例。從基本2G功能手機向3G/4G功能手機過渡也是如此。

由于三星和華為的SoC主要用于自有產品,多數手機廠商將依托來自高通、紫光展銳和聯發科的價格適中的解決方案競逐5G智能手機和4G功能手機市場。


價格是新技術大面積普及的關鍵因素。SoC廠商將致力于降低解決方案的成本,從而加速5G智能手機以及3G/4G功能手機的普及。

競爭帶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SoC廠商競相推出端到端解決方案,包括應用處理器、GPU、基帶和完整的射頻前端系統。隨著蜂窩技術發展,需要支持更多的頻段、增強的載波聚合技術,以及更多的天線數量,而設計的不斷進化和金屬機身的采用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設計的復雜性,也提高了成本。

在多數情況下,集成解決方案可帶來更好的設計效率和成本效益。高通、聯發科、三星和紫光展銳都能為2G/3G/4G手機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現階段,高通在5G方案的集成度、5G關鍵組件供應能力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而聯發科、紫光展銳、三星和海思等廠商也在不斷提升各自的平臺能力。同時,為了應對愈加復雜的射頻需求,相關生態參與者正與SoC廠商合作,開發高集成度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各廠商合作對5G順利過渡至關重要。


基帶廠商的機遇 – 一塊387億美元的蛋糕
5G時代連接將無處不在,計算需求也將大幅增加,受此推動,全球基帶市場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387億美元。雖然智能手機仍然是主要支柱,但蜂窩物聯網、可穿戴設備和功能手機將共同塑造蜂窩基帶行業的未來。

紫光展銳是專注于移動通信和物聯網應用的全球芯片供應商,擁有廣泛的產品組合,可滿足市場對功能手機和價格適中的智能手機的各種期望,并搶占了可觀的市場份額。

該公司還努力拓展高端市場業務,加大5G平臺投入,采用尖端工藝,優化多核架構,并全面升級了產品的AI運算、多媒體和圖像處理能力。
紫光展銳通過為蜂窩物聯網、平板電腦和智能手表(均為快速增長的基帶市場)提供高度集成、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來支持更廣泛的設備生態系統。

智能手機

據估計,2024年智能手機基帶市場將達到294億美元,占整個蜂窩基帶市場收入的76%以上。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繼續下滑,但5G將成為后續市場反彈的催化劑,并提振2021年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通過提升芯片的平均售價,助力智能手機基帶市場的收入增長。


聯手海信,紫光展銳已經成功商用了其第一代5G移動平臺虎賁T7510。海信F50提供了出色的5G上網體驗,彰顯了紫光展銳的5G技術和系統方案交付能力。2020年發布的虎賁T7520性能全面提升,續航能力出色,進一步壯大了紫光展銳的5G陣營。

紫光展銳將致力于推動5G終端在中國等先驅市場的普及。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5G智能手機市場,也是紫光展銳志在必得的5G市場。紫光展銳已經與中國生態廠商建立了密切合作,并能夠提供全方位的本地化支持,是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和品牌商的重要5G合作伙伴。受全球貿易局勢緊張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針對核心芯片,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采用多元化的供給策略,紫光展銳無疑將從該趨勢中獲益。

面向大眾智能手機市場,紫光展銳不斷優化成本,推出了高度集成的SC9832E以及八核SC9863A平臺,幫助全球手機廠商開發價格適中、功能豐富智能手機產品。

搭載SC9863A和SC9832E處理器的機型已經在多個市場成功上市。在東南亞,紫光展銳加強了與菲律賓品牌Cherry和Myphone的合作。印尼的Evercoss、ADVAN,以及孟加拉國本土品牌Symphony紛紛采用了SC9863A處理器平臺,而泰國運營商AIS在自有品牌中采用了SC9832E處理器。

紫光展銳還幫助中興、阿爾卡特、LG、Wiko、海信等國際品牌在日本、南非和拉丁美洲等市場推出了經濟實惠的智能手機。在巴西和墨西哥,紫光展銳是Multilaser、SEMP、TCL和Senwa的主要芯片供應商。紫光展銳將繼續為各地區的智能手機制造商提供價格適中的集成解決方案,提升他們在大眾市場的競爭力。

蜂窩物聯網
蜂窩物聯網是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覆蓋支持5G/4G/3G/2G的各類設備。蜂窩物聯網預計將占全球蜂窩基帶市場收入的12%。2024年,連接LPWA(低功耗廣域網)移動網絡的設備銷量將超過2.745億部。該市場規模為47億美元,為基帶廠商將業務擴展到手機之外的市場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紫光展銳是蜂窩物聯網基帶市場上的活躍廠商,提供高度集成和性價比的芯片解決方案。春藤8908A是該公司推出的一款超低功耗NB-IoT單模芯片,大大改善了網絡性能,如提高了傳輸成功率,降低了時延。

春藤8908A非常適合通訊頻次低、傳輸數據少,且對成本敏感的應用。鑒于NB-IoT網絡仍在部署當中,某些地區尚未實現覆蓋,紫光展銳還提供了支持NB-IoT/GSM雙模的SoC春藤8909B。春藤8909B可在2G和NB-IoT之間靈活切換,可配合網絡升級,實現從2G到NB-IoT的平穩過渡,大大延長了盲區IoT設備的使用壽命。

NB-IoT在設備續航時間、芯片成本、網絡容量和覆蓋范圍方面具有優勢,必能在新興的蜂窩物聯網市場搶占重要份額。預計,未來三年部署的NB-IoT連接將超過5億個。紫光展銳聯手行業合作伙伴,成功地將NB-IoT解決方案應用在多個垂直行業,其中包括電動自行車(車隊管理和防盜)、遠程抄表以及消防設備等最受歡迎的應用。至2020年初,上述應用的連接數均突破了1000萬關口。 

在海外市場,紫光展銳的NB-IoT芯片通過了德國電信和MTN的認證,為其開拓歐洲和南非市場奠定了基礎。紫光展銳還與印度、俄羅斯、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運營商密切合作,測試和演示NB-IoT服務。

隨著運營商陸續關閉現有的3G/2G站點,低速LTE尤其是LTE Cat.1作為替代技術,可用于實現語音和數據服務從2G、3G網絡向4G的遷移,正發展為新的行業熱點。

為了推進網絡遷移和LTE IoT的廣泛部署,紫光展銳推出了春藤8910芯片。該芯片兼容3GPP Rel.13 Cat.1,上行速率達5Mbps,下行速率達10Mbps。結合VoLTE功能和基于Rel.13的覆蓋增強特性,紫光展銳春藤8910有望填補NB-IoT和高速LTE之間的市場空白,廣泛應用在以語音為中心的場景或眾多的移動應用場景(如財務管理、POS和支付、以及資產跟蹤)。

春藤8910已經被中移物聯網、Fibocom、Longsung、MeiG和Neoway等領先模組制造商所采用。

隨著蜂窩物聯網越來越多地部署在公用設施、家庭和工業領域,加之傳統連接也將逐步遷移到NB-IoT或是LTE Cat.1,蜂窩物聯網將為紫光展銳等基帶廠商提供業務增長的新藍海。

功能手機
到2024年,全球功能手機市場的基帶芯片出貨量仍將占據整個蜂窩基帶市場銷量的5%以上,并將為基帶廠商帶來3.72億美元收入。紫光展銳憑借其在高集成、低價位功能手機平臺設計和方案交付方面的出色能力,開發了一系列高性價比的移動芯片,面向全球移動網絡提供可靠的數據和語音服務,并通過暢銷的智能功能手機解決方案推動移動互聯網的普及。


中東、非洲和印度是紫光展銳最重要的功能手機市場。在中東和非洲,紫光展銳與傳音、中興和阿爾卡特等知名品牌合作,為本地消費者提供經濟實惠的定制手機。紫光展銳還與Orange、Vodafone和MTN等領先運營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通過提供兼顧成本和性能智能功能手機平臺,為智能功能手機的普及提供支持。例如,MTN的Smart S系列已經銷往了數十個非洲國家。

在印度,紫光展銳是Reliance Jio的主要4G功能手機芯片供應商,此外還為傳音、諾基亞、LAVA和Micromax提供芯片。紫光展銳推出的新一代4G功能手機平臺虎賁T117可進一步鞏固其在主要功能手機市場的地位。

數據顯示,紫光展銳占據超過60%的功能手機市場份額。憑借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和及時全面的技術支持,紫光展銳與本地運營商和領先制造商建立了合作。伴隨著3G和4G智能功能手機的暢銷,基帶廠商將有機會獲得更高的利潤。

圖表19:各地區按SoC廠商劃分的功能手機基帶出貨量占比

5G開啟新一輪的移動網絡遷移,全球基帶廠商迎來新征程

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市場正在快速發展,而蜂窩技術使得產品可以擺脫智能手機的束縛,完全獨立運行。預計2024年出貨的近一半智能手表將內置蜂窩功能,市場對專用基帶芯片的需求將激增。據估計,2024年該市場可創收12億美元。

兒童智能手表市場更為熱衷于采用蜂窩技術,并一直保持平穩增長,尤其是亞洲,2019年的出貨量超過2000萬。針對兒童手表產品,紫光展銳量身定制了春藤SL8521E和SL8541E等LTE解決方案,是該市場最大的基帶供應商。紫光展銳與小天才、阿巴町、小米米兔、360、Teemo和讀書郎等中國領先品牌建立了密切合作,占據中國近一半的兒童手表市場。在紫光展銳的支持下,手表能夠在通信、多媒體、安全和跟蹤、醫療保健、人工智能以及定位服務中提供豐富的內容和功能。

CPE 客戶前置設備
隨著FWA服務在全球的快速發展,CPE市場已經呈現出復蘇的態勢。該市場將從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的應用中受益。5G FWA具有巨大的潛能,相較于傳統的LTE,其傳輸速度有望提升20倍以上。在73個開啟了5G商用服務的運營商中,有超過半數的運營商推出了5G FWA服務,FWA服務已成為5G發展初期最受歡迎的應用之一。

2月份,中國聯通推出了基于紫光展銳春藤V510的自有品牌的5G CPE產品 VN007。5G CPE VN007的下行鏈路峰值速率為2.3Gbps,支持多個6GHz以下NR頻段以及360度Wi-Fi覆蓋,售價低至999元人民幣(約140美元)。紫光展銳將與行業合作伙伴一起為家庭和企業帶來流暢的網絡體驗。

憑借極大的設計靈活性,擴展的工作溫度范圍,春藤V510還可以應用在5G網關、IP攝像機、XR耳機、智能投影儀和錄像機等5G設備上,幫助紫光展銳拓寬業務并從更廣泛的5G硬件生態中受益。紫光展銳一直與行業客戶緊密合作,將在2020年推出數十款新的設計。


平板電腦
盡管整個平板電腦市場停滯不前,但市場對始終聯網的移動平板的需求呈現出顯著的增長。2024年,平板市場的出貨量將超過4500萬,為全球基帶廠商創造5.9億美元收入。面向平板產品,紫光展銳擁有廣泛的解決方案,虎賁T710和T7510能帶來優質的用戶體驗。虎賁T7510的芯片規格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包括AI算力增強,高速的蜂窩技術,支持基于AI的自適應眼保護,并在智能語音控制和識別方面表現出色。

作為主流平板解決方案,紫光展銳的虎賁T618和T310能夠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AI處理能力。針對于入門級平板產品,基于SC9863A和SC9832E的升級解決方案為行業樹立了新的基準。

紫光展銳由此成為中國領先的平板電腦解決方案供應商。通過與讀書郎和海信等知名教育平板電腦品牌的合作,樹立了市場領先地位。


擴展現實
在5G技術的加持下,新興的擴展現實(XR)領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邊緣計算、AI技術與新一代通信網絡相結合,可以將包括3D場景渲染在內的密集型計算任務轉移到網絡邊緣和云端完成。

輕巧和舒適的XR設計正在迅速普及,預計2024年整個市場的出貨量將超過1500萬,為基帶廠商帶來2.9億美元收入。憑借高度的設計靈活性,紫光展銳不斷擴大5G產品組合,爭取在新興的XR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總結和展望
新一輪的全球網絡技術升級將為整個生態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特別是基帶廠商,自身具備獨特的技術優勢,可以充分利用此次機會,繼續面向4G網絡提供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并在此基礎上為網絡的平滑演進、5G的全場景應用提供技術和產品支持。

Counterpoint Research認為,未來五年2G和3G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新興市場。從中期來看,4G將成為主流的接入技術。對某些生態廠商而言,網絡技術的演進將成為其擴展業務,增加輸入的絕佳機會。

實際上,5G部署將比前幾代技術更快,并將在企業轉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所有行業的參與者都將在此次轉型中扮演關鍵角色,包括運營商。為了快速抓住商機,運營商將依賴元器件廠商,借助豐富的解決方案來推動新技術的采用。在供應鏈方面,基帶廠商的作用至關重要,其提供的硬件平臺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新產品的應用速度。2024年,全球基帶市場的市值將達到387億美元。智能手機仍將是構成整個基帶市場的基石,而蜂窩物聯網、便攜式PC和蜂窩智能手表將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



(圖文信息轉自《大半導體產業網》說明:文中觀點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網站立場。除非無法確認,否則都會注明原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未能及時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系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謝謝!



Copyright ? 2020 北京和電集智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備:京ICP備16062728號-1

13911019650

掃一掃
關注公眾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